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汪江軍 當?shù)貢r間2月6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聲稱,巴以沖突結束后,加沙地帶將被以色列轉交給美國。 就在上個月,新一輪巴以沖突延宕15個月后,加沙地區(qū)迎來和平曙光。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1月15日達成加沙地帶?;饏f(xié)議。 特朗普在這一時間點拋出這一“爆炸性”言論,引發(fā)世界各方強烈反彈,也給加沙地區(qū)得來不易的和平蒙上一層陰影。不過,加沙作為中東問題的焦點,簡單粗暴的接管并不能實質解決問題,這一設想或許只是特朗普的“一廂情愿”。 2月6日,加沙城大雨后,人們在帳篷旁生火取暖。圖源:新華社 特朗普改變思路解決加沙問題 特朗普6日在其創(chuàng)辦的社交平臺“真實社交”上發(fā)帖稱,巴以沖突結束后,加沙地帶將由以色列轉交給美國。巴勒斯坦人將被安置在更安全、更美麗的社區(qū),美國將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優(yōu)秀團隊合作,在加沙打造“全球同類項目中最偉大、最壯觀的開發(fā)項目”。根據(jù)他的說法,在重建過程中,“不需要美國士兵”維護地區(qū)安全。 事實上,特朗普的這一設想,并不是突然的“靈光乍現(xiàn)”,從他過往的言論來看,這一想法,特朗普醞釀許久。 1月25日,特朗普首次拋出“清空”加沙地帶設想,稱希望埃及、約旦接收并“暫時”或“長期”安置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以及埃及、約旦等國隨即表示強烈反對。 2月4日,特朗普在白宮會晤以色列總理內(nèi)塔尼亞胡時稱,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應被永久安置在別處,而美國將長期接管加沙地帶并進行開發(fā)。 至于美國如何以及依據(jù)“何種授權”來“接管”并“擁有”加沙地帶的問題,特朗普未作回應,只說他已研究相關議題數(shù)月,與中東地區(qū)多名領導人商討此事并獲得支持,還稱他會造訪加沙地帶,但未明確具體日期。 沙特阿拉伯很快對上述設想表達強烈反對。一些外媒認為,特朗普的這一表態(tài)是在給下一階段加沙地帶停火談判添亂。 西北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王晉向潮新聞記者表示,特朗普的相關言論,實際上顯示出他希望改變在巴以問題上既有解決思路的一個意圖。 “因為根據(jù)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在巴以問題上,應該是由國際社會斡旋協(xié)調,由巴以雙方通過政治對話的方式和平持久的解決雙方的紛爭。但在美國新政府看來,可能既有的解決思路已經(jīng)沒有辦法奏效了。”王晉表示,從2018年特朗普就已經(jīng)開始提出了所謂的實際方案,也就是通過新的解決思路來推動巴以問題的持久解決。 1月30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首都華盛頓的白宮出席新聞發(fā)布會。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 攝 除了特朗普和以色列,全世界都在反對這一言論 時隔四年,特朗普重返白宮,上任半個多月,拋出的“接管加沙”言論,除了以色列,特朗普并沒有得到各方的支持,就連美國國內(nèi),也在試圖“滅火”。 作為特朗普第二個總統(tǒng)任期內(nèi)首位到訪白宮的外國領導人,以色列總理內(nèi)塔尼亞胡支持美國接管加沙地帶的想法,稱贊特朗普想法“不落窠臼”“總能直奔主題”,雖然現(xiàn)在大家“驚掉下巴”,但之后他們會認同這一想法。 美國《華盛頓郵報》5日稱,白宮當天試圖“軟化”特朗普言論中“最極端的部分”。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說,巴勒斯坦人將“暫時遷移”,并不是像特朗普前一天所說的任何人都不應該返回加沙。據(jù)《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參議員霍利稱,特朗普的中東問題特使維特科夫在5日的一場閉門午餐會上告訴在場的共和黨參議員,特朗普不想部署地面部隊,也不想在加沙花錢。 《華盛頓郵報》評論稱,“美國接管加沙”的提議成為全世界的頭條新聞,這通常是特朗普樂見的結果,但白宮5日明顯的退縮表明,美國總統(tǒng)沒有充分預料到會遭到如此廣泛的譴責。 而在國外,特朗普的這一言論更是招致廣泛爭議,尤其當事一方阿拉伯國家,表示激烈反對。 哈馬斯發(fā)言人哈齊姆·卡西姆當?shù)貢r間2月6日表示,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有關“接管加沙”的言論相當于公開宣稱其要占領加沙的企圖,這完全不可接受。卡西姆說,我們不需要任何別的國家來治理加沙,我們也不接受用一個占領國來替代另一個占領國。 法新社評論說,特朗普的提議不僅震驚了全世界,而且偏離了美國支持“兩國方案”的政策立場。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加沙是巴勒斯坦人的加沙,是巴勒斯坦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是政治交易的籌碼,更不能成為弱肉強食的對象。 王晉表示,特朗普的相關言論實際上并不是一個國際社會共識的體現(xiàn),或者說國際社會公平正義解決思路的體現(xiàn),更多的是美國視角下希望不斷邊緣化巴以問題,不斷降低巴以問題在中東地區(qū)重要性的一個具體的體現(xiàn)。 “盡管可能從特朗普或者說特朗普的中東團隊來看,當前的解決思路是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性,但是恐怕很難在現(xiàn)實上推動相關各方,尤其是巴以雙方來接受美國的方案和提議。”王晉表示。 1月16日,醫(yī)護人員在加沙城一所醫(yī)院救治傷員。圖源:新華社 單方面修改現(xiàn)狀的方式無法解決巴以問題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向以色列發(fā)動突襲,導致約1200人死亡、約250人被帶到加沙地帶扣押。以色列隨后對加沙地帶發(fā)起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加沙地帶陷入無休止的炮火與死亡。 如今,15個月后,這一地帶終于迎來和平曙光,達成停火協(xié)議,但特朗普的言論,又讓這一脆弱的協(xié)議面臨考驗。 “特朗普的加沙計劃不會實現(xiàn),但會產(chǎn)生后果。”BBC在1月5日分析稱,短期內(nèi),美國總統(tǒng)的驚人聲明所造成的混亂可能會不利于加沙脆弱的?;?。缺乏對加沙未來治理的規(guī)劃本就已是?;饏f(xié)議的一個缺陷,如今特朗普給出了一個提議,雖然它沒有實現(xiàn),但會在人們心中產(chǎn)生很大影響:在以色列,極端民族主義分子關于猶太人領土的計劃和夢想可能受到“滋養(yǎng)”;而一些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可能認為,有必要用某種針對以色列的武力展示來對特朗普的提議進行回應。 王晉認為,特朗普的方案,同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nèi)的國際社會,在巴以問題上的廣泛期待是相違背的,他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壓力。在具體的方案當中,實際上是要求阿拉伯國家出人出力,可能會承擔更多的責任。 王晉解釋:“因為在特朗普的版本當中,相關重建資金要由海灣阿拉伯國家出,實際上是將本應當由美國和以色列承擔的國際責任轉嫁給了阿拉伯國家。因此,他必然遭到阿拉伯世界的廣泛反對。” 王晉認為,巴以問題解決的思路還是要堅持兩國方案,在公平正義的原則指導下,通過政治對話方式,在國際社會廣泛幫助之下來解決。而不應當通過這種暴力的,或者說單方面修改現(xiàn)狀的方式來解決巴以問題,“否則的話,巴以之間持久、公正、和平永遠不可能到來。” |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沈愛群 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4月6日
IT之家 4 月 6 日消息,據(jù)財聯(lián)社報道,韓國官員周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