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jīng)《天下財經(jīng)》)在中老邊境,中老鐵路穿越叢林,造福沿線;在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成為當?shù)厝诵哪恐械?span lang="EN-US">“夢想之橋”;中歐班列、“空中絲綢之路”正連接亞歐。共建“一帶一路”10年來,從大寫意到工筆畫,交通互聯(lián)互通不斷取得突破,一條條黃金通道漸次打通。 從陸地到海洋、從驛站到港口,道路通達是人們踏上絲路最初的愿景。“一帶一路”跨山海,今天讓我們走一走跨越山海的黃金大通道。 現(xiàn)代絲路上的“鋼鐵駱駝”名字是瀾滄號,它腳下延伸出來的鐵軌是中老鐵路。它以中國的標準、載著中國智慧讓老撾一步跨越至動車時代。 中老鐵路從昆明一路延伸至1035公里外的老撾萬象,全線貫通時間不過一年多,但是已經(jīng)有超過1900萬人次乘坐中老鐵路體驗過奇幻之旅,還有2300萬噸貨物也搭上了跨越山海的旅途。 進入列車里,就像是進入了一個活動的地質(zhì)博物館。全程有167座隧道和301座橋梁,中老鐵路聯(lián)通崇山峻嶺,讓云南普洱和西雙版納的居民第一次在家門口坐上了動車。中老兩國的“雙向奔赴”, 讓這條黃金大通道成色十足。 鐵路是“一帶一路”最主要的連接線,從浙江省義烏市發(fā)出一列火車,一路向西向北,一直到西班牙首都馬德里。這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貨運線路,全長13052公里。 踏上萬里征途的有什么?第一節(jié)集裝箱內(nèi)光伏、新能源汽車、智能廚具占據(jù)了重要位置,在冷鏈集裝箱的助力下,進口冰激凌也可乘坐中歐班列抵達成都國際鐵路港。這也提供了更多產(chǎn)品“走出去”的可能,荔枝、龍眼、香蕉、火龍果、面膜、唇膏都可以快速到達歐洲。十年來,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17個城市。 中國人對通達四方的智慧不僅僅展現(xiàn)在陸地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個智慧凝結(jié)在帕德瑪河上空,成為孟加拉國的帕德瑪大橋。 帕德瑪大橋?qū)⒑影秲啥说鸟R瓦和簡吉拉連接在一起,繁忙且平靜的橋下,是波濤洶涌的帕德瑪河。直到直徑3米、長120米的主要承重橋墩向下扎根,才破解了帕德瑪河自然環(huán)境惡劣的難題。將通行時間由最長8小時縮短至10分鐘。這座在千河之國、跨越生命之水的“夢想之橋”,造福了8000萬人,為孟加拉國帶來每年約1.5%左右的GDP的增長。 不臨邊境、不靠大海,一些城市不走尋常路,從空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飛機往復,在鄭州和盧森堡上空畫出一條“空中絲綢之路”,這條看不見的路,一頭連著中國的交通十字樞紐,另一頭是歐洲貨運物流中心,每24個小時就有2架次班機在這條“路上”駛過,這條繁忙的“空中絲綢之路”已經(jīng)刷新了貨運量100萬噸的成績單。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空中絲綢之路”正在經(jīng)緯交織,編織成一張云端大網(wǎng)。 穿越時空,古代的絲路駝鈴,變成了火車呼嘯、飛機轟鳴。一條條黃金通道為“一帶一路”畫卷打好了一份完美的底稿。 來源:央視財經(jīng) 編輯:潘煦 |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沈愛群 記者從應(yīng)急管理部獲悉,4月6日
IT之家 4 月 6 日消息,據(jù)財聯(lián)社報道,韓國官員周日表示,
手機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